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11日閉幕,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過去一年我國交出一份人民滿意、世界矚目、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。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,在七天的會期里議國是、謀發展,凝聚共識、明確方向,匯聚巨大前進動力。
以下是根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上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,摘取工程機械行業相關信息,以供行業人士參閱。
關鍵詞:減稅降費、增加活力
報告原文: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。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,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,再減半征收所得稅。各地要把減稅政策及時落實到位,確保市場主體應享盡享。
關鍵詞:數字中國、跨省通辦
報告原文:加強數字政府建設,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,推動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,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、掌上辦、一次辦。企業和群眾經常辦理的事項,今年要基本實現“跨省通辦”。
關鍵詞:國企改革、反壟斷
報告原文: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,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。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。構建親清政商關系,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。弘揚企業家精神。國家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、增強國際競爭力,同時要依法規范發展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,堅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。
關鍵詞:堅持創新、驅動發展
報告原文:完善國家創新體系,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,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,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,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%以上、力爭投入強度高于“十三五”時期實際。
關鍵詞: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
報告原文: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,拓展產學研用融合通道,健全科技成果產權激勵機制,完善創業投資監管體制和發展政策,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。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%政策,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%,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,著力推動企業以創新引領發展。
關鍵詞:5G網絡、工業互聯網
報告原文:發展工業互聯網,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,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。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,豐富應用場景。統籌新興產業布局。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,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,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,弘揚工匠精神,以精工細作提升中國制造品質。
關鍵詞:擴大投資、城鎮改造
報告原文: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100億元。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,推進“兩新一重”建設,實施一批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,建設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,發展現代物流體系。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,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,提升縣城公共服務水平。
關鍵詞:鄉村振興、西部建設
報告原文: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,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,加大技能培訓力度,發展壯大脫貧地區產業,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,分層分類加強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,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。在西部地區脫貧縣中集中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。
關鍵詞:“一帶一路”、基礎設施
報告原文: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,堅持以企業為主體、遵循市場化原則,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,有序推動重大項目合作,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。提升對外投資合作質量效益。
關鍵詞:碳達峰、碳中和
報告原文: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,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.5%、18%。
環境下,企業應該抓住機遇,真正掌握核心科技,與地區建設相結合。